1. 毕业设计(论文)的内容和要求
当前,我国围绕民生问题的法制建设正在大踏步前行,《社会救济法》的制定工作也正在进行之中。社会救济作为社会保障的最后一道安全防线,是指国家和社会对因为各种原因导致依靠自身能力无法维持基本生活的公民提供基本物质帮助和相应服务的一系列制度安排。我国社会救助体系的基本框架目前已经形成,即:以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农村五保供养、城市生活无着流浪乞讨人员救助和灾民救助为基础,以教育、医疗、住房、就业和法律等专项救助为支柱。各项社会救助制度的实施对特定社会成员的生活保障也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但与此同时,我国的社会救助制度也存在着不少具体问题需要我们去进一步面对和反思。这些问题存在于当前社会救助制度运行中的多个方面,诸如:救助对象、救助方式、救助标准、救助资金来源、救助内容的横向协调、管理机制、城乡统筹、国家救助机构与民间慈善的关系,等等。本课题涉及内容广泛,需要在全面切实了解我国社会救助制度的基础上,去发现、归纳问题,分析和论证问题,并最终求得对问题的合理解决方案。
为此,在课题的前期工作中,要求积极搜寻和大量阅读参考文献,全面掌握社会保障和社会救助的基础理论知识和各项制度内容,了解国内外关于社会救助方面的重要研究成果和最新研究进展;同时要求从现实出发,了解我国社会救助立法的进程、制度的推进情况和当前面临的各项问题。在广泛的文献查阅和调研基础上,通过对资料的全面分析比较和归纳综合,并通过自身的积极思考,撰写出内容翔实、依据充分的文献综述,形成切实可行的研究路径和方法,为初稿的写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在具体写作过程中,要求认真撰写开题报告。开题报告中写文献综述的参考文献应不少于15篇。需要有不少于1万印刷符的相关内容的外文资料翻译。论文正文字数一般为1万1.2万左右(对具有独特见解的论文不下字数),并有中英文再要。摘要应反映论文精华,概括地阐述研究的主要内容和基本观点或结论。论文写作应按照进程安排及时完成各阶段的任务。初稿形成之后需进行反复修改。要求论文整体结构合理,观点明确,条理清晰,论证充分,文字表述流畅无误。在撰写规范上,要严格按照学校和学院要求,做到注释、参考文献齐全,书写格式规范统一。此外,应特别注意不弄虚作假,不抄袭和剽窃别人成果,独立完成本选题的研究任务。
2. 参考文献
[1]郑功成主编:《社会保障学理念、制度、实践与思辨》,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年版;
[2]郑功成:《中国社会保障改革与发展战略理念、目标与行动方案》,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
[3]杨思斌:《中国社会救助立法研究》,北京:中国工人出版
以上是毕业论文任务书,课题毕业论文、开题报告、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