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桤不同比例混交下土壤磷形态的研究任务书

 2022-02-25 21:09:27

1. 1. 毕业设计(论文)的内容、要求、设计方案、规划等

1前言

土壤中的磷元素来自于成土矿物、土壤有机质和所施用的肥料。磷是植物代谢过程的调节剂,参与植物的光合作用,促进碳水化合物的运转和氮素的代谢。土壤中磷含量受到母质、生物、气候和土壤中地球化学过程等因素的影响,并且其分布具有很大的空间异质性。与土壤碳库和氮库相比,土壤磷库的估算研究并不多。土壤含磷量高, 对于提高林木种子产量和质量, 提高植物的抗病性、抗寒性和抗旱性都具有良好的作用。土壤中的磷分为无机磷和有机磷,无机磷占土壤磷总量的 60%~80%,是植物所需磷素的主要来源。表层土中有机磷占全磷的 20%~80%,土壤的的酸性越强,其有机磷含量就越高,在草原或森林植被下发育的土壤,有机磷可达到土壤总磷的一半以上,甚至可达 90%。本研究课题主要针对我国人工混交林生态系统,以土壤养分为出发点,分析不同的混交比例林分结构下人工林土壤重要理化性质,特别是磷元素的时空格局及其差异,明确混交对人工林生态系统土壤磷元素含量、形态、转化(矿质化)及植物有效性的影响,探讨人工林生态系统土壤磷元素有效供给的影响因素,结合林分生长状况研究,探索人工林现实生产力,土壤磷元素与植物生长之间的相互关系或因果关系,从而更好地寻找到提高人工混交林生产力的途径和促进林分健康稳定生长发育的技术措施,更好地发挥人工混交林生态系统的多种功能。同时从肥力的角度也为可持续发展中的人工混交林生产力的提高提供基本数据和理论依据,对人工混交林生态环境的建设也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2.方案拟定:

  本研究的对象为三种比例下的杨树桤木混交林和杨树纯林,都设在泗洪县陈圩林场。所设置样地三种杨树与桤木的比例分别是1:1、1:2、2:1。三种混交比例下的杨树桤木林龄和杨树纯林都为3年,且样地大小相同。土样采集采取多点随机分布的原则以及选择有代表性的样点,去除边缘效应。采集土样的深度根据树种吸收营养根集中分布的深度确定。本研究结合杨树桤木根分布情况,每个点分别采集0~10cm、10~20cm、20~30cm土层土壤。每块样地划分3个小区,每个小区按照S型取5个点,将5个点所采土样每层混合均匀作为一个样,采用四分法留取1kg左右,依次分别放在标记好的塑封袋中,供分析和试验使用。每个小区共3个样,一个样地共9个样,共计36个样。取土样的同时在0~20cm相应的土壤层中取环刀和铝盒,供土壤物理性质的测定。

3.本实验的研究工作安排:

(1)2016.1-2016.2:收集与课题相关的资料,明确研究内容、方法

(2)2016.3-2016.5:按照试验设计的步骤采样,测定,分析样品,获得相关数据。

(3)2016.5-2016.6:全面整理、分析、综合所得数据,撰写论文。

4.试验数据采集与处理

主要通过室内对土壤样品的处理及各形态磷的测定获得数据,采集的数据用Excel软件进行汇总整理,对各指标绘制图表。将Excel软件汇总整理,并进行方差分析。

5.结果与分析

对不同比例下土壤磷相关等数据进行分析,比较之间差异。论文力求文字简洁,图表符合规范,结果分析翔实,同时对相关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6.结论

  根据分析得出主要结论,并进行必要的讨论。

7.附表

  对图表做好正确简洁的标识。

2. 参考文献(不低于12篇)

[1]陈喜全,郭秋慧,王政权. 落叶松纯林与落叶松胡桃楸混交林下土壤理化性质的研究(Ⅱ)[J].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1991,S1:268-274.

[2]齐雁冰,常庆瑞,田康,等. 黄土丘陵沟壑区不同植被恢复模式土壤无机磷形态分布特征[J].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2013,01:56-62.

[3]李茜. 南昌城乡梯度森林土壤磷形态时空分布格局[D].南昌大学,2010.

[4]张鼎华,林开淼,李宝福. 杉木、马尾松及其混交林根际土壤磷素特征[J]. 应用生态学报,2011,11:2815-2821.

[5]蒋三乃,翟明普,贾黎明. 混交林种间养分关系研究进展[J].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2001,02:72-77.

[6]詹书侠. 中亚热带丘陵红壤区森林演替典型阶段土壤磷分级与有效性[D].南昌大学,2008.

[7]张素霞. 黄土高原坡地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土壤剖面磷素分布及其有效性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8.

[8]余定坤. 基于Hedley分级技术的毛竹林磷素利用特征研究[D].江西农业大学,2013.

[9]曹娟,闫文德,项文化,等. 湖南会同不同年龄杉木人工林土壤磷素特征[J]. 生态学报,2014,22:6519-6527.

[10]陈立新,杨承栋. 落叶松人工林土壤磷形态、磷酸酶活性演变与林木生长关系的研究[J]. 林业科学,2004,03:12-18.

[11]白翠霞. 北京八达岭森林土壤磷素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06.

[12]薛彬. 污泥堆肥林地施用后土壤氮磷形态分布和转化行为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14.

[13]赵均嵘. 杉木林生态系统转换对土壤磷形态的影响及其机制[D].福建农林大学,2012.

[14]Sharpley AN. Phosphorus cycling in unfertilized and fertilized agricultural soils[J]. Soil Sci. Soc. Am.J.,1985,49:905~911.

[15]Du ZY, Zhou JM.A simple procedure to study the movement of fertilizer P in soil microsites[J]. Agrochimica,2005, 69:112~117.

[16]刘建玲,张凤华.土壤磷素化学行为及影响因素研究进展[J].土壤学报,2000,23(3):37~44.

[17]张林,吴宁,吴彦,等.土壤磷素形态及其分级方法研究进展[J].应用生态学报,2009,20(7):1775~1782.

[18]HedleyM J , Steward J W B , Chauhan B S. Changes in inorganic and organic soil phosphorous fractions induced by cultivation practices and by laboratory incubations [J]. Soil sci. Soc. Am.J,1982,46:970~976.

[19]Lajtha K, Driscoll CT, JarrellWM, et al. Soil phosphorus: Characterization and total element analysis//Robertson GP, ed. Standard Soil Methods for Long-term Ecological Research[M]. 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99:115~142.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以上是毕业论文任务书,课题毕业论文、开题报告、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