拟松材线虫对黑松及马尾松的致病性研究任务书

 2022-10-28 10:01:41

1. 1. 毕业设计(论文)的内容、要求、设计方案、规划等

一、前言

Mamiya等于1972年首次分离到拟松材线虫(Bursaphelenchus mucronat -us),1979年描述了拟松材线虫,尾圆锥形,末端比较尖,且有一指状突起,其长度范围为2.53-8.86m。张治宇等(2008)测量了14个拟松材线虫尾尖突长度为3.28-5.82m,并认为亚洲型尾尖突略长于欧洲型尾尖突,尾有亚洲型和欧洲型两个主要类型,地理位置对拟松材线虫尾形和尾尖突有一定的影响。同一个拟松材线虫群体的尾尖突和尾形也不尽完全相同,存在微小变异。程瑚瑞(1986)等把南京的拟松材线虫和松材线虫形态测计值与日本Mamiya对日本拟松材线虫的形态测计做比较,发现南京拟松材线虫除虫体长度外,余下指标皆与日本拟松材线虫及南京松材线虫相似,但所有拟松材线虫无一例外的都有明显尾尖突,同时也观察到了松材线虫雌虫尾部有时有短的尾尖突,其长度为1μm左右,不超过2μm,并提出采用查尾端部尾尖突和测计尾尖突长度相结合的方法来区分它们。沈伯葵等(1993)还提出雄成虫在交合伞上有明显区别,松材线虫雄成虫交合伞为卵圆形,拟松材线虫雄成虫交合伞为平截面形或铲形。张治宇等(2008)研究认为拟松材线虫雄虫的交合伞是很不稳定的因素,拟松材线虫和松材线虫交合伞都有多种变化,而且有很多交合伞形状完全相同。交合伞的这些变化既存在于种内不同群体之间又存在于同一群体的不同个体之间,它们的形状与报道的卵圆形和平截形差别很大伞不宜作为分类特征。拟松材线虫尾部形态的多样性,应由其遗传基因决定,但是由于线虫生长树种、地理环境和营养条件的不同,导致其形态又具有复杂性。

在我国,拟松材线虫主要分布于辽宁、上海、江苏、浙江、安徽、江西、山东、湖南、广东、广西、四川、贵州、云南等省(区、市) ,并在局部地区造成了较重危害(杨宝君等,1995).在云南,由于受纯林、有害生物等因素的影响,省内大面积分布的云南松( Pinus yunnanensis)林,特别是一些人工林区,云南松生长差,抗病力弱,致使拟松材线虫已成为云南省部分地区云南松死亡且死树量增多的因素之一(赵宇翔等,2006)。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2. 参考文献(不低于12篇)

[1] 柴希民, 蒋平. 松材线虫病的发生和防治[M]. 北京: 中国农业出版社, 2003.

[2] 程瑚瑞, 林茂松, 钱汝驹. 拟松材线虫的形态诊断和致病性研究[J].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1986, (2) : 55-61.

[3] 胡凯基, 王秋丽, 杨宝君. 松材线虫和拟松材线虫不同株系致病性的研究[J]. 林业科学研究, 1994, 7(4): 381-385.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以上是毕业论文任务书,课题毕业论文、开题报告、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