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毕业设计(论文)的内容和要求
(一)内容:贫困群体是农村社区的弱势群体之一。
基于贫困群体在经济方面的弱势以及经济贫困而导致的次生性弱势,相比于一般群体而言,贫困群体的获得感相对较弱,因而在乡村振兴的进程中应该予以关注。
本课题旨在以农村社区的调查为基础,探寻农村社区贫困群体获得感的生成机理,同时提出提升该群体获得感的政策建议以及实践策略,从而推进贫困群体的共享权益。
2. 参考文献
[1]文宏,刘志鹏.人民获得感的时序比较基于中国城乡社会治理数据的实证分析[J].社会科学,2018(03):3-20.[2]房广顺,李鸿凯.以大学生获得感为核心提升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质量[J].思想理论教育,2018(02):56-61.[3]阎国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获得感的内在要素与形成机制[J].思想理论教育,2018(01):66-71.[4]王浦劬,季程远.新时代国家治理的良政基准与善治标尺人民获得感的意蕴和量度[J].中国行政管理,2018(01):6-12.[5]黄艳敏,张文娟,赵娟霞.实际获得、公平认知与居民获得感[J].现代经济探讨,2017(11):1-10 59.[6]程仕波,熊建生.论思想政治教育获得感[J].思想教育研究,2017(07):22-26.[7]黄冬霞,吴满意.思想政治教育获得感:内涵、构成和形成机理[J].思想教育研究,2017(06):28-32.[8]郑风田,陈思宇.获得感是社会发展最优衡量标准兼评其与幸福感、包容性发展的区别与联系[J].人民论坛学术前沿,2017(02):6-17.[9]曹现强,李烁.获得感的时代内涵与国外经验借鉴[J].人民论坛学术前沿,2017(02):18-28.[10]康来云.获得感:人民幸福的核心坐标[J].学习论坛,2016,32(12):68-71.[11]张品.获得感的理论内涵及当代价值[J].河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17(04):402-407.[12]周海涛,张墨涵,罗炜.我国民办高校学生获得感的调查与分析[J].高等教育研究,2016,37(09):54-59.[13]辛秀芹.民众获得感钝化的成因分析以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为视角[J].中共青岛市委党校.青岛行政学院学报,2016(04):56-59.[14]王瑾.共享发展:让群众有更多的获得感[J].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16(02):37-43.[15]丁元竹.让居民拥有获得感必须打通最后一公里新时期社区治理创新的实践路径[J].国家治理,2016(02):18-23.[16]孙远太.城市居民社会地位对其获得感的影响分析基于6省市的调查[J].调研世界,2015(09):18-21.[17]. 让人民对改革有更多获得感[N]. 人民日报,2015-03-05(015).
以上是毕业论文任务书,课题毕业论文、开题报告、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