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毕业设计(论文)主要内容:
下击暴流为雷暴天气中强下沉气流猛烈冲击地面后引起的近地面短时灾害性强风。下击暴流中尺度较小的微下击暴流是发生频度很高的常见现象。下击暴流作为一种能够带来短时强风的自然现象,在实际中引发工程结构破坏也十分严重。Hawers和 Demsey(1993)曾经对澳大利亚94起输电塔倒塌事故进行了调查,超过90%的事故是有雷暴下击暴流导致的。Dempesy(1996)对多个国家关于输电塔事故进行过调查,其调查表明,80%以上的事故是由下击暴流相关的雷暴风导致的。下击暴流是能在瞬时造成巨大灾难和损失的重大自然灾害,进行下击暴流灾害风险性分析,对促进地方的减灾工作和和提高抗灾能力,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对遭遇下击暴流的地区遭到灾害情况的调查,一方面可以记录下击暴流的灾害路径长宽、持续时间、反推出的等效下击暴流强度等信息,对下击暴流特性进行统计分析以及形成下击暴流数据库,加深学界对下击暴流的认识和理解,为以后的模拟及风险分析等提供数据支撑;另一方面可以掌握易受损建筑、建筑易受损部位等信息,为今后该地区乃至全国范围内的建筑抗强风设计提出建设性的意见,以减少未来风致灾害的损失和构建更安全可持续发展的社会。基于中国气象局建立的全国气象灾害灾情普查数据库,对中国下击暴流灾害时空分布特征和致灾情况进行研究,期望能进一步揭示中国下击暴流灾害时空规律,为我国下击暴流防灾减灾与灾害管理决策提供参考依据。
学生技能要求:
2. 毕业设计(论文)主要任务及要求
内容:
1. 下击暴流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2. 数据来源和研究方法
3. 毕业设计(论文)完成任务的计划与安排
第1—2周:毕业实习,学习毕业论文任务书指定的必读文献。
第3-4周:查阅相关文献资料,明确研究内容,了解研究所需用到的科学计算程序、规范以及应当明确的数据等,确定方案,完成开题报告。
第5-7周:学习科学统计基本原理,掌握数据分析基本思想,掌握统计概率密度分布拟合方法,构建论文的理论框架。
4. 主要参考文献
[1] 瞿伟廉,吉柏锋. 下击暴流的形成与扩散及其对输电线塔的灾害作用[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3.
[2] 瞿伟廉,梁政平,王力争,吉柏锋.下击暴流的特征及其对输电线塔风致倒塌的影响[J].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2010,30(06):120-126.
[3] 吉柏锋,瞿伟廉,王亮,赵而年.下击暴流作用下输电塔弹塑性失稳倒塌研究[J].中国安全科学学报,2014,24(12):90-95.
以上是毕业论文任务书,课题毕业论文、开题报告、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