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放式创新驱动江苏制造业新旧动能转换的机理和路径研究任务书

 2021-08-20 00:49:45

1. 毕业设计(论文)主要目标:

本论文的研究目的是从新旧动能转换的实际现象出发,以江苏省制造业为例,从开放式创新视角来探索我国新旧动能转换的机理与路径,运用meta分析方法分析创新对制造业动能转换的影响,以期为正在进行或者即将进行新旧动能的制造企业提供借鉴和参考;为我国制造业产业结构调整、新旧动能转换提供思路及办法。

2. 毕业设计(论文)主要内容:

本文基于已有的相关文献对开放式创新、制造业新旧动能转换进行对比、总结和梳理,对其机理与路径进行提炼,再在前述理论分析的基础上结合我国江苏省制造业的发展实际,提出合理的新的建议与方案。最后对提出的模式及路径进行实证分析并总结。

3. 主要参考文献

[1]. Chesbrough,H.W. Open innovation: How companies actually do it?[J]. Harvard Business Review, 2003,81(7):12-14.

[2]. Kirschbau Robert Open innovation in practice research.[J]. Technology Management,v8,n4,p24-28,July/August 2005.

[3]. Lichtenthaler U. Open innovation: Past research, current debates, and future directions. [J]. Academy of Management Perspectives, 2011, 25(1):75-93.

[4]. Ye J, Kankanhalli A. Exploring innovation through open networks: A review and initial research questions. [J]. IIMB Management Review, 2013, 25(2):69-82.

[5]. Felin T, Zenger T R.Closed or open innovation? Problem solving and the governance choice. [J]. Research Policy, 2014, 43(5):914-925.

[6]. 纪圣森.开放式创新环境下中国企业白主创新的支持环境研究[J].引进与咨询,2006,(06).

[7]. 杨武,中长江.开放式创新理论及企业实践[J].管理现代化.2006(05).

[8]. 陈劲,陈红芬.开放创新体系与企业技术创新资源配置[J].科研管理,2006,27(3):1-8.

[9]. 张震宇,陈劲.基于开放式创新模式的企业创新资源构成、特征及其管理[J].科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8,(11).

[10]. 王雎.开放式创新下的知识治理_基于认知视角的跨案例研究[J].知识管理.2009,v12,n3,p45-53.

[11]. 张林.开放式创新风险来源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13,n5,p1-4.

[12]. 韵江,杨柳,付山丹.开放式创新下吸收-解吸能力与跨界搜索的关系[J].经济管理.2014,v36,n7,p129-139.

[13]. 徐静霞.基于互联网的开放式创新比较优势及风险规避[J].经济师.2015,n2,p24-25.

[14]. 殷晓超.开放式创新环境下企业跨界搜索理论探讨[N].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2015,v33,n5,p102-106.

[15]. 赵振.开放式创新效能提升的制度基础_关系治理还是契约治理[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5.

[16]. 温兴琦.开放式创新模式拓展与治理研究[J].中国科技论坛.2016,n4,p5-10.

[17]. 吕一博,施萧萧,冀若楠.开放式创新对企业渐进性创新能力的影响研究[J].科学学研究,2017,35(02):289-301.

[18]. 马亮,惠树鹏.我国高技术产业与传统制造业联动发展研究[J].统计与决策,2014,n6,p94-96.

[19]. 王小广.新旧动能转换:挑战与应对[J].人民论坛,2015(35):16-18.

[20]. 张宏娟,范如国,张应青.传统制造业集群低碳转型升级的演化机理及策略研究[J].商业经济与管理,2016(06):64-72.

[21]. 闫志俊,于津平.政府补贴与企业全要素生产率——基于新兴产业和传统制造业的对比分析[J].产业经济研究,2017(01):1-13.

[22]. 龚锋.模块化理论及其对我国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启示[J].经济问题,2009,n6,p43-45.

[23]. 邓丽姝.生产性服务业视角下北京制造业转型升级的思路和对策建议[J].特区经济,2010,04,p62-64.

[24]. 孙韬.赵树宽,乔壮.我国装备制造业转型升级发展对策研究[J].工业技术经济,2011,n5,p38-41.

[25]. 胡迟.“十二五”以来制造业转型升级:成效、问题与对策[J].经济研究参考,2012,n57,p3-30.

[26]. 崔日明,张婷玉.美国“再工业化”战略与中国制造业转型研究[J].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13(06):21-30.

[27]. 庄志彬,林子华.创新驱动我国制造业转型发展的对策研究[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01):45-52.

[28]. 张志元,李兆友.新常态下我国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动力机制及战略趋向[J].经济问题探索,2015(06):144-149.

[29]. 李蕾.长三角地区制造业的转型升级以及地区专业化与协同发展研究——基于长三角与京津冀比较的实证分析[J].上海经济研究,2016(04):90-99.

[30]. 张其仔,李蕾.制造业转型升级与地区经济增长[J].经济与管理研究,2017,38(02):97-111.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以上是毕业论文任务书,课题毕业论文、开题报告、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